中文(简)

第四十八章 為什麼我們藉著這些祭品敬禮諸聖

  由此又產生了另一問題:如果一方面這些神聖祭品被獻於上帝,另一方面,它們在那些需要被聖化的人身上施行聖化之恩,那麼,為何我們又堅信那些早已被聖化,並已達致成全的聖人也會由它們得到益處呢?當我們呼求諸聖前來助佑並眷顧我們時,我們又為何要許願為他們舉行事奉聖禮呢?究竟是向他們奉獻禮物抑或是為他們奉獻禮物,以使他們更為成全?這似乎還是個問題。

  這是因為奉獻神聖祭品還有另一層意義,正如我們先前曾說過的,按照這種意義,當我們懷著感恩之情,因了聖人們的榮耀和成全奉獻這些祭品時(這榮耀和成全都是上帝賜予諸聖的),這些祭品也是屬於諸聖的。這些祭品屬於上帝,因為它們是奉獻給祂的。在上帝的助佑下,它們也是屬於那些需要它們的信友的。就它因了諸聖的尊榮而奉獻給上帝而言,它們也屬於諸聖。

  任何因我的緣故而賜下的恩典,不管事實上為誰所得,其實都是賜給我的。舉例言之,有人為了取悅於我而饋贈我的親友,雖然禮物並非直接送達於我,但是這個人情卻是給予我的。因此主說,凡是為了祂的緣故而接待一個窮人的,就是接待了祂(瑪特泰福音25:40)。同樣的,聖人們接受了神聖的祭品,因為我們為了敬禮聖人而將祭品獻給上帝。就如我們為了愛基督而施捨窮人,同樣,我們也為了愛聖人們而奉獻祭祀;因為我們深愛他們,我們將他們的利益看成我們自己的利益,因他們所得到的福樂,我們祝賀他們,彷彿我們也分享了他們的尊榮。因此,我們為了上帝所賜予他們的美善事物而歡欣踴躍,懷著感恩之情向那賜予他們恩惠的主獻上感謝。

  聖人們接受了獻給他們的禮物,不僅因為這些禮物是為了愛他們而奉獻的,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因著他們而感謝讚美上帝,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他們歡喜快樂了。假如因著惡人所犯的重罪,上帝的聖名受到褻瀆;那麼聖人們最大的渴望與心願便是上帝因他們的緣故而受到榮耀。這是他們在世時終生為之奮鬥的事,現在他們在天堂裡,這仍是他們無止息地為之努力的目標,這仍是他們的欣喜,也是他們一切喜樂的源泉。當這一喜樂還僅僅只是未來的希望時,他們已然時刻感謝上帝,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的榮耀。那麼,如今他們更該如何知感上帝呢?他們的感恩之情是如此的巨大,他們已經德備功全,他們已不再需要期待天上的福樂了,他們已親身經驗到主的慈愛。當他們回顧自己的過去,看到了他們現在成為怎樣的人──如同塵土一般的人現在象太陽一樣光彩奪目,受人輕賤的人現在成為受人尊敬的光明之子和天國的繼承人;以前他們是罪人,現在因著在審判者前大能的代禱,他們卻具有赦免他人罪孽的權柄。為此,他們決不會停止讚美上帝,他們從不認為他們對上帝的讚頌已經足夠了。為此緣故,他們希望世人與天使與他們一起讚美上帝,這樣,因著讚美上帝的人數的增多,他們才能稍微償還他們所欠的讚美上帝的債務。

  三聖童之一的阿匝裡雅因上帝的恩典在火窯中免受烈火的灼燒,他為此作了見證(達尼伊爾書3:13-20)。他們理應感謝上帝,因為上帝以奇跡出人意料地拯救了他們。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自己的讚頌與感恩──他們呼籲天使和世人,諸天,太陽,星辰,大地,山嶽,無生命的萬物──簡言之,他們呼籲整個受造界與他們一起讚美上帝。這就是聖人的渴望:願上帝受讚頌。甚至當他們還生活於肉身內時,這就是他們的心願。那麼,當他們擺脫了肉身的羈絆,這份渴望將變得何等熱切啊!

  因此,若有人記起聖人們的尊崇、福樂與榮耀,他就會讚頌上帝,因為是上帝榮顯了他們,並賜予他們一切喜樂中最大的喜樂。那人並不會只以言語讚美祂,他更要在感恩禮中奉獻祭品來讚美祂,他深知這些祭品一定會蒙收納,這是寶貴而應受尊崇的祭品。救世主仁慈地接受這些獻禮,並將祂的體血回賜給我們,這一交換超越了所有律法下的祭獻。與此同時,聖人們也因這獻禮而歡欣踴躍,因為我們並未獻上別的祭品來尊崇他們,他們將自己完全交付於我們,聽憑我們差遣,他們隨時準備好以我們所要求的各種方式幫助我們。因為他們在一切情形下都追隨他們的主的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