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必须仔细看看圣咏──或者它们被称为唱和颂──的词句。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要记得整个基督救世工程的奥迹即在于祭献。因此,在祭献之前与之后的礼仪和经文都指向这一救世工程。
这祭献纪念我们主的死亡,复活与升天,因为这些尊贵的礼品被祝圣为救主的身体,这身体从死者中复活升天了。祭献之前的礼仪行动使人记起祂死亡前所发生的事件──祂的降临(诞生),祂初次显明其身份,祂圆满地彰显自己的身份。祭献之后所纪念的是耶稣自己所称的“父所应许的”(路喀福音24:49;宗1:4),即圣灵降临在使徒身上,使徒们归化万国,以及他们所建立的教会。
整个奥迹的庆典仿佛是对独一身体的完美描绘。由首至踵,秩序井然,和协一致,每一礼节,每一经文都构成了整体的一部份。礼仪一开始所唱的颂歌象征着救赎工程的第一阶段,诵读圣经经课和其它的礼仪行动代表着这一工程的第二阶段。
不错,我们曾经说过,咏唱颂歌、诵读经课还有另一目的,即净化并预备我们的心灵以相称地参加这神圣的奥秘,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它不同时具有两种作用。这些行为既圣化信友也象征救赎计划。就如礼服首先具有其作为衣服的功用──蔽体御寒,与此同时,礼服的款式还表明其主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社会地位与所受的尊荣,因此它同时具有两种功用。既然所唱的颂歌和所念的经课都是摘自圣经及其它受默启的著作,这些课诵自身就会圣化唱念它们的人;由于这些经课仪节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仔细加以编排的,因此他们也具有另一作用:它们很恰当地象征了基督的来临及祂所作的工作。不仅这些颂歌和经文,连司祭所作的动作本身亦具有这些作用。每一动作都有其当下的目的与作用,与此同时,每个动作还代表了基督在世的某一行实,祂的作为和所受的苦难。例如:我们将福音书呈上祭台,之后将奉献的礼品放上祭台。这两个行为各有其实际的理由:前者是为了预备诵念福音,后者是为了能够举行祭献。但是除此以外,前者是代表着基督初次显明其身份,后者则象征着救主圆满地彰显其身份。前者是隐晦的,不圆满的,发生在基督尘世生活的初期;后者则以圆满而卓越的方式彰显了祂的身份。甚至某些礼节根本没有实际的作用,只有象征意义,例如:将圣矛刺入祭饼,在祭饼上画十字圣号,在圣爵中注入一些温水等。
在其它的圣事中也可以发现许多这一类的事物。例如,在圣浸奥秘中,候浸者必须脱去他们的鞋和衣服;然后,面朝西方,他们向前伸开双手,吐唾沫。这些礼节以及其它类似的行动对圣事礼仪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重要性。它们只是提醒我们应当憎恨魔鬼,凡是希望成为一个真正基督徒的人必须弃绝它。
现在就让我们仔细看看整个礼仪如何寓示着救恩赎工程,首先,让我们来看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