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生命,乃是一場自我克制的征戰,其目的是使人從罪孽的束縛和死亡的統治下獲得釋放,並藉著主的恩寵,努力達到聖潔和神聖化的境界。在這場戰鬥中,很重要的一項功課就是守齋。
守齋是上帝的命令,教會自古以來的規則,以及我們在基督內生命的一項基本武裝。通過守齋,我們可以獲得許多的神益。
根據教父們的宣講,守齋可以帶來以下的靈性利益: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守齋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很多時候,守齋不僅僅給人以靈性的喜樂,也在其他領域──例如環保、個人健康等等 ──顯示其價值。因此,我們可以說,守齋不僅淨化心靈,也保護肉身,不僅成全一己,也造福大眾,是上帝以他的無窮智慧賜予正教基督徒的一大祝福。
正教會的齋戒依其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齋期」和「齋日」兩類。顧名思義,齋期是指一段較長的時期,而齋日則僅以一日為限。在教會禮儀年中,齋期一共有四個,分別是:大齋期(四旬齋期),使徒齋期,誕神女安息齋期(聖母齋期),主降生齋期(聖誕齋期)。齋日則包括全年的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主顯節前日(主顯月5日)前驅聖約安授首日(安息月29日)舉揚十字聖架節(聖架月14日)。另外,在中國正教會內,每年的中華殉道諸聖瞻禮的前日(使徒月 10日)也是嚴齋日。現將這些齋期和齋日分述如下:
大齋期是正教會禮儀年中最神聖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的預備期,也是所有齋期中最長和最嚴格的,故而被稱之為「大」。大齋期也被稱作「四旬齋期」其紀念的事蹟有三:一是摩伊息斯在西乃山禁食四十日以領受上帝的律令(出離之書/出34:28);二是伊利亞先知禁食四十日前往曷勒布山聆聽上主的啟示(眾王傳三/列上19:8);三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公開傳教之前在曠野禁食四十日,以抵擋魔鬼的試探(瑪特泰福音/太/瑪4:2;路喀福音/路4:1-2)。我們正教教友在這時期內,步武基督的芳蹤,緬懷他救世的苦難,藉著守齋祈禱,減少享樂,淨化心靈,和基督同死同埋葬,俾能在至聖的葩斯哈之夜分享主復活的圓滿喜樂。
整個與大齋期相關連的禮儀時期共有十周的時間,可以分為三部分:預備期,大齋期,聖周(偉大之周)。按照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決議,復活節的日期是在每年春分後的第一個望日(月圓日)後的第一個主日。而大齋預備期開始於復活節前的第十個主日──稅吏與法利塞人主日,一直到復活節前第七個主日──離乳主日(出樂園主日)為止,共有三周的時間。離乳主日後的瞻禮二(周一)被稱為「潔淨瞻禮二(周一)」,從這一天一直到復活節前的主日──聖枝主日之間的六個星期是大齋期。而聖枝主日後的一周則是聖周。
在這一時期內,應當怎樣遵行守齋的規則呢?從古至今並沒有一個刻板不變,嚴格一律的成規,不過,大多數的正教權威典籍均認可下述的做法:
從「稅吏與法利塞人主日」到「浪子主日」之間的一周是免齋期,即使在這一周的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也可食用肉類和動物制品。
「浪子主日」到「離肉主日」之間的一周和常年期一樣,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照常例守齋,不過沒有其它的齋日。
「離肉主日」是復活節前允許食用肉類的最後一天。「離肉主日」到「離乳主日」之間的一周被成為「乳酪周」期間禁止食肉,但蛋、牛奶、乳酪及所有乳制品每天都可以食用,包括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 而且這一周除了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以外也可以食魚。
「離乳主日」也稱「出樂園主日」或「寬恕主日」是復活節前最後一個可以食用雞蛋、牛奶、乳酪、黃油等動物制品的日子。「離乳主日」後的瞻禮二(周一)也即「潔淨瞻禮二(周一)」是大齋期的正式開始。
在大齋期及聖周的周間平日(自瞻禮二(周一)至預備日(周五))對每日進餐的次數及食物的種類均有限制,不過在允許進餐的時候,對一餐取用食物的量並不設限。
在大齋期第一周的周間平日,禁食是格外嚴格的,在這最初的五天中,根據較嚴謹的規則,只允許進兩餐,分別在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舉行過「預祭事奉聖禮」之後。其余的三天中,鼓勵那些力所能及的人保持完全的禁食。不過對於無法奉行如此嚴格齋戒的人,也可以在瞻禮三(周二)瞻禮五(周四)(盡可能不要在瞻禮二(周一))暮時課禮儀後食用面包,清水,或茶、果汁,不過不可食用經烹調的飯菜。通常在實踐這些規則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略微寬鬆一些。
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的兩餐須守「克西洛法吉」它的原義是「幹食」照嚴格的解釋,這是指只可食用以鹽和水烹煮的蔬菜,以及水果、幹果、面包及蜂蜜。但通常來說,章魚、墨魚、魷魚、貝類、甲殼類水產品以及植物性的人造黃油(麥淇凌)和其他植物油(橄欖油除外)也被容許在「克西洛法吉」齋日食用。不過下列食品是明確不許食用的:
在大齋期第二至第六周的周間平日(瞻禮二(周一)至預備日(周五))每天在暮時課禮儀後可進一餐,且須守「克西洛法吉」。
聖周瞻禮二(周一)至聖周瞻禮四(周三),每日可進一餐,且守「克西洛法吉」。不過也有人在這三天完全禁食,或僅食面包、清水等,一如第一周開始的那幾天一樣。
聖周瞻禮五(周四)可進一餐,並可同時飲酒和食用橄欖油。
聖周預備日(周五)(主受難日)力所能及的人應該遵從初期教會的榜樣,完全禁食,若做不到,可在日落後,或「主的葬禮」禮儀結束後吃些面包,飲水、果汁和茶。
聖周安息日(周六),早晨不可用餐。在舉行過「聖瓦西裡事奉聖禮」後,若教友們依照古老的習慣,繼續留在聖堂裡,等待聆聽《使徒行實》的誦讀;那麼為支持他們的體力起見,可讓他們吃些面包、果脯,並飲一杯酒。若照現在通常的情形,教友們回家用餐,那麼這一餐他們可以飲酒,不過不得使用橄欖油。本安息日(周六)是全年所有的安息日(周六)中,唯一不允許用橄欖油的。
在下列的日子裡,「克西洛法吉」的規則可有所放寬:
在大齋期的安息日(周六)和主日(聖周安息日(周六)除外)可照常規在中午和傍晚進兩次正餐,同時可飲酒並食用橄欖油,不過不可吃肉、動物制品(動物油、蛋、乳、奶酪等)及魚類。
在「誕神女福音節」(天使向誕神女報喜節)和聖枝主日,魚類、酒和橄欖油都可食用,不過肉類和動物制品不可吃。若「天使向誕神女報喜節」恰逢聖周前四日,那麼可用酒和橄欖油,不過不可食魚。若此日正值聖周預備日(周五)或聖周安息日(周六),則可飲酒而不可食魚及橄欖油。
下列日期若逢大齋期第二至第六周的周間平日,則允許食用酒和橄欖油:
大齋期第五周的瞻禮四(周三)和瞻禮五(周四)允許食用酒類和橄欖油,因為這兩天要誦唱聖安德列主教所著的《大聖頌典》。本周的預備日(周五)也允許飲酒(根據某些典籍,同樣可以食用橄欖油)因為此日要唱《聖母弗坐詞》。
若為了正當的理由,上述的守則是可以變通和寬免的。比如,普通的教友為了學習工作的緣故,在大齋期第一周及聖周的前三天不必完全禁食。除大齋期第一周及聖周外,現在通常允許在大齋期的周間平日吃兩餐烹調過的飯菜(所謂烹調過是相對於面包清水而言)。許多教友也被允許在大齋期第二至第六周的瞻禮三(周二)瞻禮五(周四)飲酒,甚而食用橄欖油,少數人也在瞻禮二(周一)吃這兩種食品。若為了健康原因,在這幾周中也常可得到食魚的準許。
使徒齋期是為了預備使徒月29日的聖裴特若聖帕弗羅使徒瞻禮,開始於諸聖主日(復活節後的第八主日)後的瞻禮二(周一),結束於使徒月28日子夜。在使徒齋期內的周間平日(瞻禮二(周一)至預備日(周五))守齋一如大齋期平日,只是在瞻禮三(周二)和瞻禮五(周四)一般也容許食用油和酒。在使徒齋期的安息日(周六)和主日可以吃魚,當然如同所有的安息日和主日,也可以食用油和酒。(肉、雞蛋、牛奶、乳酪等動物制品則不可)。
在使徒齋期內應該特別紀念使徒們傳教救靈,為道舍生的光榮事蹟。在仰瞻諸聖使徒偉大功績的同時,我們也要刻苦己身,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傳揚福音,見証神聖的正教信仰。
誕神女安息齋期是為奉迎安息月15日的誕神女安息節而設的,開始於安息月1日,結束於安息月14日子夜。在此時期內守齋的規定完全和大齋期一樣。但安息月6日是主易聖容節,在這一天可以吃魚(肉、雞蛋、牛奶、乳酪等動物制品則不可)。
在誕神女安息齋期內,教友們特別恭敬誕神女童貞聖母瑪利亞,敬憶聖母承行主旨的一生。在齋期的首日(安息月1日)教堂舉行十字聖架遊行和叩拜聖架的禮儀,齋期的每一天晚上,教堂舉行「聖母懇禱詞」的禮儀。我們理應踴躍參加這些神聖的教會儀式,藉以投奔聖母台前,乞求她大能的庇佑,請她轉求她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救拔我們脫離靈魂肉身的種種兇險。
主降生齋期的設立是為迎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誕慶節,開始於進殿月15日,結束於降生月24日子夜。由進殿月15日到降生月17日,除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之外,每天都可以允許食用油和酒,但是肉類、蛋、奶、乳酪、黃油、動物制品等則不可,並且在此期間的安息日、主日及某些節日,可以允許吃魚類。從降生月18日到降生月23日,不再吃魚,但是植物油可以繼續使用(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之外每天可以用橄欖油)。降生月24日是嚴齋日,若不能完全禁食,則只可吃「幹食」即不使用油烹調的食品。
在主降生節前持守這個齋期,表示了教友對主降臨的渴望。這個齋期也象征著救恩歷史的兩個「等待期」其一是諸聖先知和以色列選民期待救世主基督降世的舊約時代;其二是上帝的淨配聖教會期盼她的新郎──主耶穌基督再次來臨,更新萬有的新約時代──也就是現在──這「末後的時期」。教友們懷著信德和望德善守這四十天的降生齋,既為感謝主在兩千年前為拯救我們,取人的性體,由誕神女永貞聖母瑪利亞降生在白冷的馬槽,更要如同那明智的童女,以齋戒祈禱為手中的明燈,隨時預備迎接基督新郎的到來。
根據來自使徒時代的傳統,每周的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兩天是齋日。分別紀念主被猶達斯負賣和主在十字架上的舍生受難。嚴格地說,這兩天守齋的規則是和大齋期平日一樣的。但是為在俗生活的平信徒,可以略為寬鬆一些,例如:對於工作和上學的教友,為支持其體力起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進兩頓正餐(甚至也可以用早餐),可以使用橄欖油以外的植物油,也可以吃無脊椎的海產品。但是,如同一般的齋期,肉、魚、蛋、奶、乳酪、黃油、以及各種動物制品都是不允許在這兩天內食用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若主降生節(降生月25日)和主顯節(主顯月6日)遇到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則該日不必守齋,可以吃任何的食物。當瞻禮四(周三)和預備日(周五)遇到以下這些節日的時候,可以允許吃魚(但肉類和其他動物制品不可):
除此以外,若齋日遭遇某教堂或者修道院的本堂主保慶節,則通常允許食用魚類,同樣的規則也適用於城市的主保慶節。
若齋日遭遇指定在晨時課詠唱大榮耀頌或者多慈頌的節日,以及有徹夜祈禱的節日,則一般允許食用油和酒。
另外還有三個特別的齋日:主顯節前日(主顯月5日)前驅聖約安授首日(安息月29日)舉揚十字聖架節(聖架月14日)。以及,在中國正教會內,還有中華殉道諸聖瞻禮的前日(使徒月10日)。以上這幾天都是嚴齋日,若對於完全的禁食或僅進一餐力不能及的話,也只可以食用「幹食」就是不使用油烹調的食物。但是,這幾天若是遇到安息日(周六)和主日,則可以吃用油烹調的食物,並可適量飲酒。不過,也有些地方正教會使用較寬鬆的規則,在前驅授首日和舉揚聖架日恆常允許食用油和酒。
在正教會的禮儀年中,有四個時期是「免齋」的,也就是說在這四個時期內的每一天都不必守齋,可以吃任何食物,包括瞻禮四(周三)預備日(周五)在內。它們是:
還有一種不隸屬於禮儀周年的特殊齋戒,就是為預備領受主耶穌基督賦予生命的至聖體血的「聖體血齋」。虔誠的正教教友對於這件被稱為「聖事中的聖事」的偉大奧蹟十分敬愛,除非以祈禱、守齋、懺悔來妥善預備自己的心靈,不然不會貿貿然去領受的,以免「吃喝自己的罪愆」。
領受聖體血的前日正午以後,就只可吃不使用油烹飪的齋期食物。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一般來說教友總是在主日進堂領聖體血,而全年的安息日(周六)(除聖安息日(周六)外)都是可以用油的,但是為第二天要領受聖體血的教友,安息日(周六)午後就不可用油了。領受聖體血的當天早晨,起床後不可吃任何食物,也不可喝任何飲料(清水亦不可)。若為刷牙漱口,只要不把水下嚥,是允許的。在領受了聖體血以後,首先入口的應該是在事奉聖禮中祝福的聖餅(昂提多爾),有些堂區和修道院也習慣讓領了聖體血的教友在吃聖餅以後喝一杯祝福過的葡萄酒或者聖水。這樣做的用意在於使留存在口中的少許聖體血同聖餅聖酒(聖水)一起被完全吞嚥下去。即使如此,在領受了聖體血之後的一天內,也應該避免吐口水、刷牙之類的舉動。如果必須為之,則應該首先用清水十分仔細地漱口,然後將漱口水嚥下,或至少傾倒在潔淨的河流湖泊內或潔淨而無人踐踏的土地上(例如樹林,花草從中等)。
依據主在福音書中的教誨和教會歷來的傳承,正教會十分鼓勵受過洗禮的孩子來領受主的體血,好叫他們自幼分享主基督的神聖生命。嬰幼兒沒有自主意識,在領聖體血前自然不必守任何齋戒。七歲以後的孩子,已經開始分辨善惡,應該安排他(她)去神師神父那裡初辦告解,並在神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守齋。對於這一時期的孩子,不要求他在領聖體血前完全禁食,但應該只吃不含油的齋期食品。年滿十四歲的孩子,若非身體羸弱,就要開始和成年人一樣嚴格遵守聖體血前的齋戒了。
對年老和病弱的人,守齋的要求可以放寬或免除。實際上,目前甚至對健康人也常減輕一些嚴格的要求。一些個人因素也常被視為免齋的充足理由,如:一個正教徒生活在非正教家庭,或者他必須在工廠或學校的公共食堂就餐等。在有疑問的情況下,信徒既不應該自我放鬆,也要避免師心自用地走極端;前者使人陷於放縱口腹之欲的罪孽,而後者往往導致驕傲自義,甚至因而犯下判斷和藐視他人的罪過。正確的做法是謙遜地征詢自己的神師或本堂神父的意見。無論何時,總該牢記「你們已不在法律權下,而是在恩寵權下」(致羅馬人書/羅6,14)「文字使人死,而其精神卻帶來生命」(致科林托人書二/林後/格後3,6)齋期的規則應當被認真的遵守,但不可將其理解為苛刻而迂腐的法律主義;「因為上帝的國並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以及在聖靈內的喜樂」(致羅馬人書/羅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