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四端真福,快速地、大致地檢查一下自己的良心,我們好像已經明白了自己是怎麼在上帝面前犯罪的!
我們多麼需要憐憫啊!因為我們簡直就無法計算清楚自己的罪行,我們還繼續用它們干犯上帝!第五端真福訓導會給我們解釋清楚,怎樣讓我們這些罪人得到上帝的憐憫。檢查一下我們的良心——我們是這樣生活的嗎?在憐憫他人時,我們大膽地、充滿希望地向上帝祈求憐憫嗎?
主說過:「……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瑪特泰福音/太/瑪7,12)。我們當中誰在生活困難的時刻不需要善良的語言,不需要同情?看到自己身邊有合乎道德、富有同情心的人,我們是多麼高興啊!我們當中所有人都為擁有友好、善良的鄰居和認真負責的同事而高興。富有同情心和憐憫心的人閃現出仁德的光輝。他是大家盼望的、親近的和需要的人。你們當中誰不想在你悲傷的時候,在你生病的時候,在你受到考驗的時候得到上帝的憐憫,得到他慈父的眷顧,慈悲的垂允?
這是通往仁慈的道路:
聖經中說道:「眷顧貧窮者的人有福了,在他遭難的日子,主必拯救他。主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病重在塌,主必扶持他」(《聖詠》40,1-4)。
讓我們來檢查一下自己的良心,我們是否站在通往仁慈的道路上?慈憫之德有針對肉身的也有針對靈魂的。
對身體的憐憫主要是:
讓我們查考一下這三樣善行。我們總是準備好用愛心去做這些慈憫他人的善事嗎?沒有!
我們貪財、自私,我們的錢總是不夠,我們總嫌自己的財產太少,當我們拿出了一點點東西做善事就會對自己相當的滿意,認為自己履行了這條戒律。
有時在我們興奮、充滿激情時會做出各種善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在總是充滿氣憤的日子裡,在迷失自我時,在被別人非議時,在遇見厭惡之事是,在不被他人接納時,在處於徹底的孤獨中時,在完全被人們拒絕時,我們是否也能夠堅持長期地、持續不斷地行善呢?——我們認為這是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們只是愛自己,生怕什麼東西妨礙我們、限制我們,十分害怕為了他人而損失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正是這樣的思想使我們受到無可救藥的,冷漠無仁之罪的折磨。
我們不尋找需求幫助的、不幸的人們。甚至當別人告訴我們某某很貧困時,我們會開始計算這人的收入,議論他的生活,總之我們會尋找各種借口為自己的自私辯護。
有時心中會出現善意的想法——把自己存放在櫃子裡或箱子裡多餘的東西給別人,可是當我們翻出這些東西時,鬼迷心竅的思想也隨之出現,這條連衣裙可能在某種場合下還可以穿,這件衣服在另一場合下也可以使用,而這些東西呢也可以賣掉……翻看完後,會留下微不足道的一小堆你不需要的破爛作為行善的贈物,就如那俗諺所尖刻地指出的:「給你,上帝,這些都是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可能有的人存錢存物是為了預防所謂的「黑日子」,並把這些東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甚至自己的親人看見。為了自己的這個癖好,為了維護自己的小金庫,常常拒絕購買自己或親人們需要的東西;當自己的庫存增加時我們會為之高興,可是當要與其分手時我們會十分痛苦;這些使我們犯了貪愛世財而不是積財於天的罪過。
新神學家聖西麥翁曾嚴肅的說道:「隱藏錢財的人是不可能信仰上帝,並對上帝寄予希望的」(《訓言》2)。
所以,你們當中有受到這個嗜好折磨的人趕快解放自己的靈魂,把存放起來的、你不需要的錢財施散給有需要的人,捐獻給貧困的教堂,用它來安慰自己和親人的靈魂。
還有一種罪過——親人和近鄰對即將死亡的人隱藏真相,用欺騙的手段安慰他,讓他自以為還有很大的康復的把握——他們只知道給予病人肉體的安慰,卻不樂意安排他們依照東正教的教規接受善終儀軌(懺悔,聖體血,善終祝文等)。
假如是由於你的過錯、由於你對在床榻上彌留者的狀況觀察得不夠仔細、或者由於你刻意隱瞞病情,使得你的親人或熟人沒有接受這些聖事就離開了人世,那麼向上帝懺悔吧。只有不相信死後生命的人才會做出這樣愚昧事情。這種罪孽是極端背離了對親人應有的慈悲的,如果誰良心上負著這樣的罪孽的話,請懺悔吧。
與自己的利益分手、離開物質和錢財、對我們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假如因為某種原因我們失去了這一切,那麼我們對生活也會失去興趣。上帝啊,令我們的心靈離棄這一切不必要的浮財而獲得解脫吧,讓我們擺脫積財的嗜好,除掉我們對致富的渴望,它們都是非永久的、瞬間的!
此外,針對肉身的慈憫還有:
我們注意過這些慈憫的功修麼?我們每個人都認識病痛、虛弱、無力的人——我們幫助過他們嗎?沒有!
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做這些事情!見到他們的親人時我們會說:「你瞧,根本沒有時間去看望他,一點點空閒都沒有!」可是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說人閒話、聊天、娛樂、閱讀無聊的書籍以及做一切毫無意義的無用的事情,在這方面我們根本不珍惜時間!這裡,自私又戰勝了一切——探望病人時需要攜帶東西,而且是好東西,我們捨不得花錢,所以我們用根本沒有時間探望病人來安慰自己。
我們總是用很高興、很坦誠的心靈在家裡接待和安慰朝聖者嗎?沒有向他們要求過禮物和錢財吧?別忘了,他們不是富人,他們的收入與你一樣,只是還要花去很多路費。難道這樣的善事也會被你的自私自利抹上污點?為遠來祈禱的人提供住宿,又特別是在你的收入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為他們服務、安慰他們、給他們吃的和喝的,把上帝給予你的與他們分享——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舉一個仁慈的聖斐拉瑞特的例子,他生活在八世紀的小亞細亞,是一個富有的人。他很愛乞丐和窮人,並慷慨地把自己的東西分給他們。有一次,遭到強盜的襲擊後他只剩下兩頭犍牛,一匹馬,一頭奶牛和一點耕地。就像約伯所做的那樣,他沒有埋怨,而是完全依照上帝的意志,用剩下的東西繼續接濟窮人。首先他送給別人一頭犍牛,然後把另一頭犍牛送給了一個農民,因為這個農民的犍牛在耕地時死掉了。後來又把奶牛給了一位窮人……
……如果誰在這方面有錯,而且到現在還沒有悔過,在神父給你念赦罪祝文之前,應把這件事告訴神父。這不僅僅只涉及曾在災荒地區生活過的人們,而是涉及所有的沒有給饑餒者,赤足者,衣衫襤褸者,無家可歸者施捨過任何東西的我們(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啊!)。或許有人曾因我們無情的冷漠,因為我們殘酷的鐵石心腸而死去了?!可我們卻沒有悔過,甚至忘掉了這件事!如果你的良心已感到慚愧,如果往年的重擔還壓著你的心靈,向上帝懺悔吧!
當你捐獻出靠自己誠實的勞動,而不是偷盜、欺騙或不正義的途徑得來的財物時,上帝會喜悅的;捐獻的財物應有一定的量,這需要限制自己的花費,比如,不購買多餘的昂貴的東西,沒有這些東西我們也能湊合著過。因為享受奢侈品等於是在侵蝕窮人的財富,我們的剩餘物完全是屬於窮人的!這就是聖人們的觀點。
我們經常偷盜!很多人認為這種指責是奇怪的,而且是令人生氣的。那麼,檢查一下自己的良心吧,你們當中誰沒有從單位拿走什麼東西!甚至這是一丁點東西,而且我們還狡辯道,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買得到,可是這終究還是不屬於我們的,那麼著就意味著我們偷了東西!
你們當中所有人在單位都誠實地工作嗎,沒有分心過一個小時,將所有的精力、知識和耐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嗎?又特別是那些不是按量取酬的人。你們領取的是全部的工資!不誠實地按照規定的時間工作——這也是一種靠不誠實的手段獲取金錢的途徑。
我們不把這認為是罪過,雖然事實上我們欺瞞了國家,盜走了社會的時間和金錢。可能你們中會有人這樣想:「所有的人都這樣做,只有一些特殊的人才誠實地工作」。作為基督徒就必須成為誠實工作的特殊人。
去做上帝天命所意欲的各種工作,上帝會鑒察我們是否是在努力地、誠實地、勤勤懇懇地勞作。
我們做早課時會念到這樣一句:「你的仁慈鼓勵我們去完成你的事功」。主啊,什麼是你的事功呢!家庭的雜務、單位的工作、修士們在修道院裡的職分、我們應做的所有事情全都是上帝現在托付給我們的功修,首先我們應該在上帝面前保證誠實地、勤勤懇懇地完成它們。
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連想都沒有想過!我們都馬馬虎虎地工作,總是希望時間快快地過去,而錢呢領得更多一些,工作更少一些、更容易一些!
如果誰在地裡勞動時,把果實放在口袋裡或衣服下面偷偷地帶回家,這也是偷盜行為。然後這個人看著這些果實會說道:「哦,多好的西紅柿、黃瓜、蘋果:把它們給生病的鄰居吧,人生病時可真可憐,讓她吃這些東西吧!」我們很高興,似乎做了一件善事,然而這樣的贈品在上帝的眼中是可憎的。狡猾的人心是如何歪曲我們對善事的認識啊!
我們施捨的價值還取決於一個條件。聖金口約安說道:「施捨之德要成立,靠的不僅是我們給予的錢財,更是靠我們慈悲的舉意」。也就是說,施捨應該是自願的、樂意的、愉快的,應該滿懷對窮人的尊重和沒有任何虛假的愛心,應該對接受施捨的人持著敬意和善意,要記住:「給予的人比接受的人更幸福」。努力使自己的佈施不貶低、不侮辱希求幫助的人。聖金口約安繼續說道:「如果誰不懷著這樣的心情給予,那麼最好不要給,因為這不是施捨,而是無益的花費……」
察看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良心: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佈施嗎?瞭解人類靈魂的大師、神聖的德奧梵·扎特沃爾尼克主教在精神交談者揭露他時曾這樣說過自己:「我是一個十分自私的人,因為我在給予別人東西時往往是『通過吝嗇』」。這句話也揭露了我們!我們也是這樣的。
誒,反觀我們自己,或者是什麼也不給,或者是心懷慳吝地施濟!
最後,施捨必須悄悄地進行!幫助他人不應該出於虛榮和自滿之心,不應有獲得感謝的願望和獲得上帝回賜的想法,而應出於真摯的愛心!如果你還「鼓吹」自己的作為,那麼你為自己的虛榮心又加上了偽善的鎖鏈。這樣一來,人所皆知的你的善行,反而成了你的災難。
所以,應當心!在行善事時最好連自己也不要知道這是善事,也就是立即忘記它。馬上轉向另一件善事。這樣右手會來不及、甚至不會去想左手都做了些什麼。而上帝看見暗中做的善事時會給予明顯的回報。
現在我們與受過我們一些小恩小惠的人們生活在一起,似乎我們已經忘記了對他人微不足道的服務和善意,可是一旦發生爭吵或仇恨時,我們就會一一計算我們曾為現今的「仇人」所做過的所有善事,並埋怨他是一個不感恩的人。我們慈善事業中的虛榮之處就此暴露無遺了!
上帝啊,請寬恕我們這些罪人吧,因著你的慈愛,並為了你的榮耀而教導我們按照基督徒的方式行善吧!
關於針對肉身的慈憫和善行我們已經講了很久;由於時間的關係,我認為應當轉向第二個方面——精神上的善事。我們怎能不為對待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的父母的態度而悔過呢?我們沒有把贍養父母、給他們吃的、穿的,總而言之,把安慰他們的老年生活認為是重擔吧?你們的父母有最基本的保障嗎?你們沒有把父親或母親趕出過家門吧?然而我們這些基督徒當中有這樣的人,雖然害怕承認!不是粗暴地趕走,而是狡猾地、有心計地:我們把父親或母親送到了自己兄弟姐妹的家中或者送進了老人院?是否我們拒絕從醫院中接回重病的父母?因為認為服侍他們是一種累贅。然而他們養育了我們多少年,在我們的搖籃前熬了多少個夜晚,為了撫養我們長大他們奉獻了一切。
也有可能正好相反,我們把父母騙到家中,完全不是出自對父母的真摯的愛或者出自服侍他們的願望,而是為了分到更大的空間或單獨的住宅,或者為了使母親變成我們家中免費的奶娘或保姆。孫子、孫女們長大了,母親也老了,虛弱了,於是變成了我們的累贅,開始惹人生氣!
如果今天向上帝懺悔的人群中有負著這種可怕的罪過的人,趁父母還活著,趕快改變你們的作為吧;如果已經太晚,那麼流淚、懺悔吧,向你的父母和上帝請罪,為過世的父母祈禱吧,為了他們靈魂的安息而行善積德吧!
還有對精神(靈魂)的憐憫:
把迷途中的人引入真理之道,也就是規勸犯罪的人。例如,讓酒鬼、放蕩的人、浪費的人,不信仰正道的人放棄罪惡。
這樣的行為會給受到憐憫的人的靈魂帶來幸福。「叫一個罪人從迷途上回轉,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科弗書》5,20)。
你們會認為這種仁慈的事情根本無法做到,然而在教會史中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古時神聖的克修者們隨從他們憐憫的心來到了放蕩的城市,並用自己靈性的力量,在懺悔奧秘中改變了罪大惡極的人,並令這些罪人超凡入聖。
甚至在世俗的文學作品中同樣有類似的例子——讀過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個鄉村神父的樸實、不貪以及對他人的信賴,突然間挽回了一個罪徒根深蒂固的罪惡的心,這人把餘生全部投入了慈善事業。被稱作基督徒的我們不能夠冷漠地或者生氣地、凶狠地對待有罪的不幸者和垂死者。凶狠的指責不能改變罪惡,能改變它的是偉大的憐憫心、忍耐心,甚至有時是沉默。
對這樣的不幸之人的最大幫助——是為他們祈禱!這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祈禱,長期的帶淚的祈禱,並相信我們做不到的——上帝能做到!上帝啊,我們不知道怎樣向他人施捨!
我們在孩子面前做一些醜惡的事情,使他們的靈魂惡化。在困難和傷心的時刻沒有任何忍耐力,高聲地反對上帝,辱罵對基督的信仰,與此同時也在沒有堅強信仰的人心中種下了懷疑的種子。永遠也別忘記,語言可教訓人,而行為可塑造人!罪惡也不可能通過罪惡去改變!有時做一件善事、給予需要的人極大的幫助會比長期的關心、排除衝突、放棄可能使他人生氣的尖刻的建議和語言更容易。精神上的善事有相當廣闊的範圍:
我們總是按照要求去做善事嗎?沒有,上帝!正好相反!
1, 和傷心的人在一起,我們覺得很不舒服、很困難,在談話中我們努力做到不影響他們的情緒,假如這個人很長時間不能從壓抑的狀態下擺脫出來,我們甚至會生氣。
2, 看見或者清楚別人處於困難或危險之中時,我們從他身邊走過就算很不錯了,不然我們會為此高興,講一些殘酷的話,說道:對他來說困難和危險太少了,讓他現在痛苦去吧。
3, 無法忍受一點點有害於我們的過錯,又特別是我們所愛的人給我們帶來的惡果;於是出現馬上報復的願望,有時候我們不敢公開地報復——不是害怕上帝、而是害怕警察和法院給我們添麻煩,那麼在腦子裡會出現各種報復的想法,甚至願望欺侮我們的人受到永久的折磨!然而上帝能看見我們的心靈,並根據靈魂的內部狀態審判我們。
上帝啊,寬恕我們殘忍的心靈吧!在我們冰冷的心中種下愛德的火花和對人們的同情吧!請永遠記住,即使沒有我們這些罪人,世界上已經存在很多凌虐他人,欺侮他人的惡徒,而我們應該從學習慈憫眾人開始,每天都努力般除一點人類痛苦的大山,並為人類幸福的樂園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