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 中文(繁體)| English | fatheralexander.org
本文由正教会中华诸圣会翻译委员会翻译并审核通过
正教会

主教 亚历山大(米兰特)编辑

内容提要:本文摘要性地阐明了正教会的历史教义一些当代道德问题教堂建筑结语

历史

大约两千年前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为了拯救人类降世为人,他通过使徒与门徒们创立了教会。在这之后的日子里,使徒们将教会与其教导传扬四海。他们建立了很多的教会,这些教会在信仰与敬拜上相互联合,共同分享着神圣教会的圣奥秘(西方教派称:圣事)。

由使徒们亲自创立的教会有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提阿,耶路撒冷和罗马圣统。圣安德鲁创立了君士坦丁堡教会,圣马克创立了亚历山大教会,圣帕弗罗创立安提阿教会,圣裴特若与雅科弗创立了耶路撒冷教会,圣裴特若与帕弗罗创立了罗马教会。再随后由初期教会的传教活动所创立的教会有:西奈,俄罗斯,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许多教会。

这些教会在管理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除1054年最终分裂的罗马教会外,他们在信仰、教义、使徒传承、圣事、礼仪与事奉上却是合一的。他们共同构成了正教会,并都称自己为正教会。

教会的教导来自两个源头:圣经与圣传,圣经在圣传中形成,在圣传中得到解释。正如圣约安福音书中所写:“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下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安福音/约/若21:25)。大量的使徒们的口头教导都以圣传的形式流传给了我们。

单词orthodox的字面意思就是正确的教导或正确的崇拜,是由两个希腊单词orqoV(正确的)和δόξα(教导或崇拜)合成的。在早期基督教时代异端与分裂横行,教会的合一与纯正受到威胁,因此单词Orthodox就理所当然地被应用在了教会上。正教会谨慎地护守着真理,反对一切的异端与分裂,既是为保护她的群羊又是为荣耀基督,教会正是他的身体。

数目多到令人吃惊的当代宗教团体宣称他们是早期教会的继承者。我们需要一个判断真理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将这些团体所宣扬的与教会最初的信仰和实践相比较。当然我们有权去选择我们的信仰。不过在我们做出最后选择前了解各种选项也是明智的。

我们希望这个关于我们信仰的概述能够帮助您了解由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所创立的基督信仰。这正是判断真理的标准,我们对基督信仰的选择必须以此进行衡量。

教义

圣父是圣三的根源。圣经启示独一上帝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永恒地共有同一神圣本性。在万世之前圣子即由圣父而生(圣咏/诗篇2:7,致科林托人书二/林后/格后11:31)。圣灵由圣父永恒地发出(约安福音/约/若15:26)。圣父在圣灵里通过圣子创造了万物(起源之书/创第1与2章,约安福音/约/若1:3,约弗传/伯/约33:4),我们被召敬拜圣父(约安福音/约/若4:23)。圣父爱我们,将他的儿子赐下让我们得永恒的生命。(约安福音/约/若3:16)。

基督耶稣是圣三的第二个位格,永恒地由圣父而生。他降世为人,因此他既是完全的上帝又是完全的人。先知们在旧约中预言了他的降世。由于基督耶稣处于基督信仰的核心,所以正教会关注于认识他超过关注任何其他事或人。

当诵读尼西亚信经时,正教徒们经常宣认这历史上著名的关于耶稣的信仰“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之前,由父所生,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上帝的真上帝,受生而非被造,与父同一本元,万物籍他而造成。他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从天降下,由圣灵和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他为了我们,在庞提彼拉托手下,被钉十字架,受难而被埋葬。依圣经所言,在第三日他复活了,他升了天,坐在父的右边。他将在荣耀中再来,审判生者死者,他的国度没有终结。”

道成肉身指的是基督耶稣以“肉身”来到这个世上。圣父永恒的儿子从童贞玛利亚身上得到完全的人性。他是一个神圣的位格,以前是现在也是,由圣父而完全秉有全备的神性,而且在他道成肉身时由童贞玛利亚完全持有了人性。圣父之子通过道成肉身在一个位格中永远都秉有两种本性。上帝之子在神性中是无限的,却宁肯自愿接受人性中的限制,在人性中经历饥饿,口渴,疲劳,以至最终的死亡。道成肉身对于基督教是必不可少的——没有道成肉身就没有基督教。圣经记载,“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上帝”(约安书信一/约壹/若一4:3)。借助道成肉身,圣子拯救了人性,一切在他荣耀的人性中与他联合的人都可以得到救赎。

圣灵是三个位格之一,本质上是和圣父为一的。正教徒反复地宣认,“我信圣灵,主,生命的赋予者,自父而发,他和父及子同受敬拜同享荣耀”。他被称为“父所应许的”(使徒行实/徒/宗1:4),作为救世主给教会的恩典,使教会能服务上帝(使徒行实/徒/宗1:8),把上帝的爱放在我们心中(致罗马人书5:5),而且为基督徒生活和见证给予属灵的恩赐(致科林托人书一/林前/格前12:7-13)和美德(致噶拉塔人书/加/迦5:22,23)。正教徒相信圣经上所承诺的,圣灵通过浸礼后敷圣油而获得(使徒行实/徒/宗2:38)。此后,我们要在经历圣灵中成长。

照字面上翻译是“没打中”的意思。就像帕弗罗所写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致罗马人书3:23)。每当我们违背上帝给我们的美善,达不到他给我们的目标时就是在犯罪。我们的罪过使我们与上帝隔绝(伊撒依亚书/赛/依59:1,2),把我们置于灵魂的死亡中 (致艾弗所人书/弗2:1)。为了拯救我们,圣子取了我们的人性,他没有犯罪,“在肉体中定了罪案”(致罗马人书8:3)。由于上帝的怜悯,每当我们认罪并转离罪孽时,上帝就原谅我们的罪行,给我们力量在生活中克服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安书信一/约壹/若一1:9)。

拯救是神圣的恩典,籍此人们被从罪和死中释放出来,与上帝联合,被带到永恒的天堂。那些在圣灵降临节听到圣裴特若训诫的人们问怎样做才能被拯救。他回答说,“悔改,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使徒行实/徒/宗2:38)。拯救开始于以下三个步骤:1)悔改2)接受浸礼3)接受圣灵的恩典。悔改意味着改变我们对自己曾经如何的观念,转离我们的罪,并且把自己交给基督。接受浸礼意味着通过加入与基督的联合而得到重生。接受圣灵的恩典意味着接受圣灵,他使我们能够进入基督里的新生,在教会中得到养育,并且效法上帝的形象。

想获得拯救需要我们对耶稣基督有信仰。人们并不能靠他们自己的善工而自救。拯救是“信德以爱德行事(致噶拉塔人书/迦/加5:6)”。这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进行的过程。拯救是过去时,籍着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已经获救;拯救是现在时,因为圣灵的大能把我们联合于基督,我们通过凭信心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正在得到拯救;拯救也是将来时,因为我们还必须在他荣耀地再来时得救。

浸礼是人和基督实际融合的方式。拯救的历程就是在浸礼之水中开始的。使徒帕弗罗就在致罗马人书6:1-6中教导说在浸礼中我们经历了基督的死亡与复活。在浸礼中我们的罪行被确实地赦免,而且与基督的联合激发我们去过圣洁的生活。正教会以完全浸没的方式来进行浸礼。

现在有些人认为浸礼只是一种信奉基督耶稣的“外在的表记”而已。这一革新在历史上或是在圣经上都没有先例。另一些人把浸礼降格为只是敷衍地服从基督的指令(玛特泰福音/太/玛28:19-20)。还有些人完全把圣经置之不顾,拒绝承认浸礼是获得拯救的重要因素。正教坚持,这些现代的创新从虔诚的人们心里剥夺了浸礼所提供的最重要的保证-即他们已经被联合于基督并且是他的教会的一部份。

新生就是接受新的生命,这是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和他的教会的途径。基督说,“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约安福音/约/若3:5)。从一开始,教会就教导人们这水就是受浸礼的水,这灵就是圣灵。新生在浸礼中开始,在浸礼中我们与基督同亡,与基督同葬,在他复活的新生中与他同活,进入在他光辉的人性中与他的联合 (使徒行实/徒/宗2:38;致罗马人书6:3-4)。认为被“重生”是一种与浸礼脱离的宗教经验是一个新观念而且没有任何圣经依据。

释罪在圣经中是表示我们在基督里被赦免而且在生活中实际地成义的一个词。释罪并不是只此一次即时地宣告得到永恒拯救的保证,不管人此后过多么邪恶的生活;也不仅仅只是律法性地宣告一个不义的人从此称义。相反的,释罪对于追随基督者来说是真实鲜活的、能动的,每天发生的事实。基督徒靠着上帝给予所有持信他者的恩典和力量积极地追求正义的生活。

圣化是上帝的作为。圣化使我们进入被基督在圣灵里净化圣洁的过程。我们被召成为圣徒,与上帝神似。在接受圣灵的恩典后,我们积极地参与圣化。我们与神并肩协作,以认识上帝,靠恩典变成他因神性而具有的形象。

《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的神语(致提摩泰书二/提后/弟后3:16),是上帝对人类自我启示的重要部分。旧约讲述从创世起整个先知时代的启示的历史。新约记录人子的出生和耶稣的生活,还有他的使徒的著作。它也包括教会早期的一些历史,尤其阐明了耶稣的使徒们在教会发表的教义。虽然这些著作从出现以来一直在教会中宣读,但是与我们现在所知完全相同的最早的所有新约经卷的目录发现于公元318年在迦太基举行的一次地方会议的第33法典和亚历山大的圣阿塔纳修的节日信件的片断(公元367年)中。两者都全部列出了新约的所有经卷。大约于公元382年在罗马举行的一次地方会议中,制定了旧约和新约正典经卷的完整列表。这些经文处于正教敬拜和虔诚的核心。

敬拜是对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献上赞美,荣耀和感恩。所有的人都被召敬拜上帝。礼拜不只是“置身大自然”,或听一个讲道,或唱一首赞美诗。上帝能够在他的造物上被认知,但这并不构成敬拜。尽管布道可能很有用,但是这永远不能替代对上帝的敬拜。正教崇拜中,最突出的是集体的赞美,感恩和教会归于上帝的荣耀。敬拜在圣体血礼中与上帝亲密共融而到达圆满。

正如事奉圣礼中所言,“一切荣耀,尊崇与敬拜都归于你,父及子及圣灵,从今日到永远,世世无尽。阿们。”在敬拜中我们感受和经历到上帝永恒的国度和将来的世代,与天堂里的圣人们一起加入到对上帝的无限崇拜中。总而言之,我们体会到万物在基督里成全的荣耀。

事奉圣礼是一个用来描述教会集体敬拜上帝的形式的术语。”事奉圣礼”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是“共同工作”。圣经中所有提到天上的崇拜的地方都涵盖了事奉圣礼。

在旧约中,上帝制定了事奉圣礼,或叫做敬拜的具体形式。在《出离之书/出》和《勒维人之书/利/肋》中对此有详细描述。我们发现在新约时代,教会继承了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事奉圣礼,这一点在犹太会堂和圣殿中都可以表现出来,教会也调整了事奉圣礼以达致其在基督内的成全。正教的事奉圣礼经过许多世纪的发展,始终维持着古老的敬拜方式。事奉圣礼的主要部分包括有唱赞美诗,宣读福音,祷告,圣体血礼。对于正教徒来说,“事奉圣礼”或是“事奉礼”指的是圣体血礼的仪式,这仪式是由基督本人在最后(神秘)的晚餐中制定的。

圣餐照字面的意思是感恩,很早就成了圣体血礼的一个同义词。圣餐在正教会中是敬拜的中心环节。因为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面包和酒,“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而且“你 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路喀福音/路加22:19-20)。他的追随者对此深信不疑,一件事不漏照做。在圣餐中,我们奥秘地分受基督耶稣的血肉,这给予我们他的生命和力量。从一开始,圣餐的庆典就是教会生活的常规部分。早期的基督教徒就开始称圣餐为“不朽的药”,因他们认识了籍它而领受的上帝伟大的恩典。

圣徒交通:当基督教徒们离开人世,他们仍然是教会即基督之身的重要肢体。他们活在基督里,“有名录在天上”(致希伯来人书12:23)。他们拜主(约安之启示录/默4:10)而且栖息在他那天上的住处(约安福音/约/若14:2)。在圣体血礼中我们来到了永生上帝的邑城并且在敬拜上帝中加入与圣徒的共融(致希伯来人书12:22)。他们是围着我们的“如同云彩的许多的见证人”,我们在“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时(致希伯来人书12:1)力求效法他们。否认和忽视圣徒相通是对那些已死在基督里的人仍然是他圣教会的肢体这一事实的否定。

认罪是在上帝和人们面前公开承认已知的罪,按照字面解释就是在我们罪行的问题上“同意”上帝。使徒圣雅科弗告诫我们在长老或神父(按照现在的叫法)面前向上帝坦白我们曾犯下的罪行(雅科弗书信/雅5:16)。我们也被劝诫直接地对上帝承认我们的罪(约安书信一/约壹/若一1:9)。正教会始终延续着新约中在神父面前忏悔和个人向上帝忏悔的做法,认罪是悔改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而且使我们得以确信哪怕最坏的罪行都确实地得到了赦免。这也是我们抛弃和克服罪行的最有效的帮助之一。

教规:为了维护教会的纯净和神圣,激励那些还没有回应基督内的兄弟姐妹或教会的忠告的人悔改而抛弃他们的罪行,时常需要教规。教规经常围绕是否逐出教会的共融进行。新约记录圣帕弗罗如何命令门徒将一个与他父亲的妻子有性关系而一点悔意也没有的男人逐出了教会(致科林托人书一/林前/格前5:1-5)。使徒约安警告我们不要接纳那些故意拒绝基督的真理的人到我们的家中(约安书信二/约贰/若二9:10)。整个正教的历史上,正教会一直在必须的时候行使教规,教会行使教规是带着怜悯,这样做总是为了有助于在人心中唤起必要的改变,帮助上帝的子民过上纯净圣洁的生活,从来不是作为一种惩罚。

玛利亚被称为诞神女,意为“生上帝者”或是“上帝的母亲”,因为她生下了上帝的儿子而且他从她取了人性。伊丽莎白,施洗者约安的母亲,看出了这点而称玛利亚为“我主的母”(路喀福音/路加1:43)。玛利亚谈到她自己说,“万代要称我有福”(路喀福音/路加1:48)。所以我们正教徒在我们的世代称她有福。玛利亚过着贞洁而神圣的生活,我们高度尊敬她为圣洁的楷模,第一个得救者,圣子内新人性的母亲。许多声称相信圣经的自称基督教徒的人从不称玛利亚有福,也不尊敬这位生养圣子之肉身者,这对正教徒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向圣徒祈祷是受到正教会鼓励的。为什么?因身体的死亡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并不是失败,而是通向天堂的光荣通道。基督徒也不会因为死了而不再是教会的一部分。断非如此!他也不会被闲置一旁直等到审判之日。

真正的教会是由天堂里和地上所有基督里的人组成的,她的成员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现在生存着的人们。那些在天堂里与基督同在的人们至今还活着,在与上帝的共融中敬拜着上帝,在基督的身体内履行着他们的义务。他们为所有教徒积极地向上帝祈祷,或许更确切地说是为全世界(致艾弗所人书/弗6:8;约安之启示录/默8:3)。所以我们向那些已离开人世的圣徒祈祷,请求他们的代祷,就像请求在世的基督徒朋友为我们祈祷一样。

使徒统绪自从二世纪以后就成了有分水岭意义的重要问题,它不是纯粹的教义问题,而是对信仰的延续保存至关重要的。某些假教师出现了,他们坚持自己有权威代表基督教。某些人诉诸特殊的启示声称具有从上帝而来的权威,甚至捏造了据称可以上溯至基督或使徒的师承。作为回应,早期的教会坚持强调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使徒统绪。教会记录了她那真正的世系,显示其神职人员是如何被基督所选使徒的继承者所选择的人祝圣的。

使徒统绪对于维系教会合一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那些统绪中的人对此统绪负责,有责任确保教会中的所有教导和实践与教会的使徒根基一致。仅仅只是个人确信某人的教导正确绝不能当作教导准确性的充分证明。今天,使徒统绪的批评者是那些身处这个历史悠久的统绪之外而仅仅想寻求一种自己就是早期教会的自我认同的人。世界上的教派急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对使徒统绪的否认来解释。

大公会议:早期教会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冲突(记载于使徒行实/徒/宗15章),是关于律法主义,基督徒是否要遵守犹太律法作为得救的手段。“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使徒行实/徒/宗15:6)。这次举行在耶路撒冷的会议给以后为解决问题而召集会议设立了模式。教会历史的许多世纪以来,有上百次这样的会议召开,有地方性的也有区域性的,而且七个会议被特别地指定为普世性的,即被认为适用于整个教会。正教会知道上帝通过普世大公会议发言,因此尤其仰赖大公会议有关信仰和教会实践的权威教导。

信经来自拉丁文的信条, “我相信。 ”从教会最初开始,信经一直是用来宣认教徒信仰的表白,而不仅是正式的、学术性的教会声明。这样的信仰宣认早在新约时代就出现了,比如,在新约中,圣帕弗罗引用一条信经提醒提摩太,“上帝在肉身显现”(致提摩泰书一/提前/弟前3:16)。信经由教会会议通过,通常是为了在异端的侵犯面前发表一个简要的声明。

在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信经是尼西亚信经,是公元四世纪两次普世大公会议的产物。它在生死攸关的争论中成形,其中包括了新约中的有关上帝的三位一体的教导的精髓,维护这赐予生命的真理,反对那些歪曲上帝的本性、诋毁基督耶稣不是道成肉身的上帝而是受造者的人。信经使我们对圣经有准确的理解以提防那些企图歪曲经文以支持自己宗教阴谋的人。尼西亚信经被称为“信仰的象征”,在许多教会圣礼中宣读,时刻不停地提醒正教徒其自己所持的信仰,维护其信仰不偏离正轨。

属灵恩赐:当年轻的教会始建的时候,上帝在使徒和他们的跟从者身上倾注了圣灵,给他们属灵的恩赐以建立教会并且服务彼此。在新约中被提到的特殊的圣灵恩赐有:使徒,先知,福音,传道,教师,医病,帮助人,治理事,知识,智慧,说方言,翻方言。这样那样的属灵恩赐都被正教会所承认。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属灵恩赐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属灵恩赐在教会的礼仪和圣事生活中最为明显。

再临:当前在基督教界的某些角落,围绕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及其将会如何发生的问题进行着推测,让人感到安慰的是正教会对此的信念是很基本的。正教的教徒们坚信不移地宣认基督耶稣“将再来审判生者死者”并且他的“国度没有终结”。正教的教导不会尝试预测上帝的预定日程,不过会鼓励教徒们妥善预备他们的生活,以便他们在上帝降临时可以在他面前坦然无惧(约安书信一/约壹/若一2:28)。

天堂是上帝的宝座所在之处,超越了时空。那是上帝的天使们和已离世的圣徒居住的地方。我们祈祷,“我们在天上的父”。尽管教徒们生活在人世间,但他们是属于天国的,天国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然而,天堂不仅是为未来预备的,也不是宇宙深处亿万光年以外的某个遥远的地方。对于正教来说,天堂是基督教生活和敬拜的一部分。正教教堂建筑的设计是为了使建筑本身也能成为天堂这一实存的一部分。圣体血礼就是天上的敬拜,天堂在人间。圣帕弗罗教导说我们是和基督一同复活在天上(致艾弗所人书/弗2:6),“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致艾弗所人书/弗2:19)。在这个时代的末了,新天新地将会显现(约安之启示录/默21:1)。

地狱是存在的,尽管它对于现代人相当陌生。正教徒认为地狱是一个为那些故意拒绝上帝的恩典的人准备的永刑之所。我们的主曾说过,“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玛尔克福音/可/谷9:44-45)。上帝质问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这个问题:“你们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玛特泰福音/太/玛23:33)。他的回答是:“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安福音/约/若3:17)”。审判的日子将会来临,而且为那些硬心拒绝上帝的人准备了一个受罚的地方。我们如何度过此生确实对未来举足重轻。那些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拒绝上帝的恩典和怜悯的人将永远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

创世:正教徒宣认上帝创造了天地(起源之书/创1:1,尼西亚信经)。创造不是自行发生的,完全是上帝进行的。“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的话造成的”(致希伯来人书11:3)。正教徒相信圣经是上帝关于自己和救恩的启示。我们不认为科学教材是上帝的启示,尽管它们可能有用。科学书可能包含有已知的真理和推想的理论,但是它们并非绝对无误的。

一些当代的道德问题

泛基督教主义:对古时基督教分裂的反对总是应该受到欢迎,但唯愿这样做是为了揭示正教这一瑰宝,以把那些离开了教会的人带回正教的合一中。

俄罗斯域外正教会对待泛基督教主义的态度一直是冷静、非常正统、与圣教父的教导一致的。1931年12月31日俄罗斯域外教会指派代表参加世界信仰与秩序大会续会委员会时发表了一个声明,该声明非常适当详细地说明了我们的教会观:“主教会议一直把信仰保存在唯一、神圣、大公、传自使徒的教会中,因此主教会议宣认教会从来没有分裂过。问题只在于谁属于教会谁不属于。此外,主教会议热诚地欢迎非正统信徒为研究基督关于教会的教导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其代表参与神圣正教会的活动,他们最终相信正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致提摩泰书一/提前/弟前3:15),已经完全地和毫无掺杂地保留了救主基督向他的门徒传授的教义。”

泛基督教主义以新教的教会观为指导原则。新教徒们认为没有唯一的真理和唯一可见的教会,众多基督徒的派别各掌握一小部分的真理,而这些相对真理可通过对话来达成一个真理和一个教会。泛基督教主义的理论家认为,达到这种统一的方法之一就是举行联合祈祷和宗教仪式,这样最终通过同领一杯(彼此共融)实现合一。

正教决不会接受这种教会学。她相信并且见证没有必要去聚集真理的粒子,因为正教会就是一个全部真理的仓库,在神圣的圣灵降临节里她得到了这些真理。

对于正教徒来说,联合祈祷和在圣体血礼上共融是对在唯一、神圣、大公、传自使徒的教会内已经存在的合一的一种表达。里昂的圣伊里奈奥(第二世纪)简明地表达了这一点:“我们的信仰与圣体血礼是一致的,而圣体血礼确认我们的信仰。”教会的圣教父教导说教会,基督的身体,是由教会的每一个成员构成的,因为在圣体血礼里他们分受了救世主的肉与血。在圣体血礼之外就不存在教会。同领圣体血也就是承认所有那些领圣体血的人都属于这唯一的使徒的教会,然而很不幸,甚至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督教的历史事实都表明了基督教世界严重的教义与神职的分裂。

堕胎就是通过在婴儿足月之前夺去其生命来终止怀孕。基督教圣经里有教导说:“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圣咏138:13/诗篇139:13)。当一个孩子被堕,一个人类就被杀了。对于基督徒来说,所有孩子,无论出生了的还是还没出生的,在上帝的眼里都是很珍贵的,是来自于他的礼物。甚至在必须在母亲和孩子的生命之间作出选择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也必须基于认为母亲与孩子的生命都危如累卵才能做出决定。

宗派:“cult”这个单词有好几种含义。而我们所指的用法是指一群固守某种偏离了基督耶稣所启示、他的使徒所建立、教会的七次普世大公会议所保卫的古老教会的传统的教义的人。宗派通常是在宣称某种异端是真理的个人的周围形成。错误本身使这群人必定与传统的基督教隔离。很多宗派宣称圣经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但他们却改变了圣经的传统解释以坚持他们自己的想法。宗派也许会做一些好事(如照顾穷人,重视家庭),因此对那些偶然的观察者来说,至少他们看起来似乎是真正的基督教的一部分。圣帕弗罗有关宗派的忠告是“要逃避这些事(致提摩泰书一/提前/弟前6:11)”。宗派的危险是它使其成员离开了基督的生命和教会,上帝的祝福与恩典只有在基督的生命和教会中才能找到。所有的宗派都是死的,而教会永生。

我们不把正教会内的婚姻贬低为新郎与新娘间誓约的交换或者是合法契约的确定。相反,婚姻是上帝在某种类似于把教会与基督结合在一起的意义上,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合成一体(致艾弗所人书/弗5:31,32)。婚姻的成功不能依赖于人类间相互的承诺,而是取决于上帝的应许与祝福。在正教的结婚典礼上新郎和新娘恰如加冕的殉道者,把他们的生命奉献给基督和彼此。

离婚:在向那些离婚的人给予爱和怜悯的同时,正教会也为那些因为离婚而导致的悲剧和痛苦而感到伤心。婚姻被认为是圣事,因此是由上帝的恩典完成的,是永恒的,但在处理离婚时教会不是律法主义而是充满怜悯的。在神父适当的劝告后,在用完了所有调解的方法时,可以允许离婚。如果要再婚,第二次婚姻的仪式就包括有祈祷为早先的离婚献上忏悔,请求上帝的原谅和对新一次结合的保护。

婚前性行为:正教的信仰坚持圣经的教导:性交是为婚姻而保留的。性爱是上帝给予的礼物,只有在婚姻中才能完全享受和体验。婚床要保持“纯洁不可污秽”(致希伯来人书13:4),男人和女人都被呼召在婚姻外保持独身。我们的性和有关我们人类的许多其它事一样,会影响我们与上帝、与我们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它可以被用作荣耀上帝、在我们身上实现上帝的形象的工具,也可以被歪曲和滥用为罪的工具,给我们和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圣帕弗罗写道,“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荣耀上帝”(致科林托人书一/林前/格前6:19,20)。

同性性行为:二十世纪与以前相比有了多得多的关于同性性行为的公开讨论,但其实在古代的著作里就已经明确地提到过同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的常用的同义词鸡奸(sodomy),来自于索多玛(Sodom)的男性间明显的同性性行为活动(起源之书/创19),在圣典中对同性性行为设立的制裁很严格,甚至施以死刑,这说明对此加以惩戒的需要曾经相当迫切(勒维人之书/肋/利18:22;20:13)。旧约认为正常的性交不仅仅是表达爱情关系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上帝指定的生育新生命的方法。

在新约里,圣帕弗罗谴责男妓和同性性行为者(致科林托人书一/林前/格前6:9-11)。在他写给罗马人的书信的第一章中(致罗马人书/罗1:24-32),他也判定同性性行为是不正常的。在圣经的其他地方,同性性行为者被归类为行淫的人,圣帕弗罗说行淫的人应受到上帝的审判(致提摩泰书一/提前/弟前1:10)。在整部新约中没有一个例子是赞同、接受、甚至容忍同性性行为的。

在整个基督教历史里,始终是反对同性性行为的。在教父时期,无同性性行为被认为是基督教伦理较之皈依者所离弃的荒唐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的标志。教父的思想和圣经中的相关部分一样,是针对同性性行为的实行,而不是针对欲望的本身。正教会不谴责那些抑制同性恋这种倾向的人,并且帮助那些希望从这种倾向中得到释放的同性恋者。

教堂建筑

正教的教堂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都有一种特殊的神秘的意义,而一间教堂一般采用其中一种形状。最常用的是模仿船的形状的椭圆形或矩形。正如在熟练的舵手的引领下,船把人们从风大浪急的大海送到平静的港湾,教会则在基督的引领下,带领我们平安地越过罪恶与争战的凶暴海洋到达天堂和平的港口。教堂也经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状来宣示我们因为信奉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而得到解救,信徒们准备为基督承受任何事情。

正教教堂几乎总是东西向的,建筑的主要入口在西端。这象征着敬拜者从罪恶的黑暗中(西边)进入到真理的光亮中(东边)。

在正教教堂的屋顶上通常都有一个或更多的穹拱顶(带有圆或尖顶的圆拱顶)。在穹拱顶的顶部有洋葱形状的圆拱顶,这是俄国正教教堂特有的特征。这个形状使信徒们想起直上天堂的烛焰。

每个穹拱顶上都有一个十字架,十字架是拯救我们的工具。在俄国的教堂里,最常用的形状是所谓的三重横木十字架,三重横木包括那根常见的横木,在它之上有一较短的横木,之下有另一斜的横木。这三重横木自上而下分别象征性地代表,上面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安福音/约/若19:19)的牌子;耶稣的手被钉在上面的那根主横木;耶稣的脚被钉在上面的底下那根横木。

这三重横木的表现形式很早起就在拜占庭存在于基督教艺术中,尽管通常那根底部的横木都不倾斜,这种倾斜为俄国所独有。没人知道这倾斜的踵木的来由,但在俄罗斯教会的符号意义中,最普遍的解释是这根横木向上为在耶稣右边的善盗指向天堂,向下为耶稣左边的盗贼指向地狱(路喀福音/路加23:39-43)。

内部布置

正教教堂的内部分成几个部分,首先是望道廊(前厅; Λιτή–希腊语; притвор –俄语),在古时是一个大而宽阔的地方,慕道者在准备受浸前在这里接受教导,同时也是被逐出圣体血礼的悔罪者站立的地方。

中殿是教堂的主体部分,用一座被称为圣障(圣像壁)的带门的圣像屏帏与至圣所(祭坛)隔离开来。中殿的墙装饰有圣像和壁画,很多圣像和壁画的前面都挂有点着了的灯(灯台)。 在传统的正教教堂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长凳。教会的教父认为任何人在事奉圣礼期间(除了在教导或诵读圣咏的某些明确的时段)坐着是不敬的,而且空地被认为格外宜于正教敬拜中典型的大量躬拜和叩拜。

在教堂的最东端是祭坛(或至圣所),其两侧各有一个房间——祭具室和祭衣间,祭坛由圣像壁与中殿隔开。

圣像——以色彩表达的神学

首先给到正教教堂的非正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之一是给予圣像的重要地位。圣像壁上满是圣像,而其他圣像放在整座教堂里那些明显的地方。墙壁和天花板画满了圣像的壁画。正教信徒在这些圣像前叩拜、亲吻它们,在它们前点燃蜡烛。教士向圣像焚香致敬,游行中也抬着圣像。鉴于圣像那明显的重要性,必然可能有人提出有关于它们的疑问:这些手势与动作是什么意思?圣像的重要性是什么?它们不是旧约所禁止的偶像或与其类似的东西吗?

从基督教最初的那几个世纪开始,圣像一直被用于祈祷。例如,圣传告诉我们在救世主有生之年就已存在一幅他的圣像(“天成圣容像”),在耶稣升天之后就马上出现了至圣诞神女的圣像。圣传证明正教会从开始之初就对圣像的重要性有很清楚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这种认识是来自于有关于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教导,他是圣三的第二位格——我主救主。圣像的使用是基于基督教的本质的,因为基督教是神人二性者的启示,不仅仅启示上帝的圣言还启示上帝的形象,正如福音著者圣约安告诉我们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安福音/约/若1:14)。

福音著者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安福音/约/若1:18),也就说是他启示了上帝的形象或圣像。作为(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上帝)本体的真像 (致希伯来人书1:3),道成肉身的上帝圣言在他自己的神性中将圣父的形象启示给世界。当圣腓利问耶稣“‘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耶稣回答他说:‘腓利,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安福音/约/若14:8-9)因此如同圣子在圣父的怀抱里,同样在道成肉身后他与圣父同质,按着他的神性他是圣父的形象,与圣父同享荣耀。

上面所表述的真理,是在基督教里启示出来的,构成了基督教绘画艺术的基础。肖像(或圣像)不仅没有与基督教的本质相冲突,而且与基督教的本质牢固地相联系着,据此,圣传认为从起初福音就是由教会通过语言和形象带入世界的。

八世纪的一位教会教父,曾在教会内破坏圣像(反圣像)争端最严重的时候撰文的大马色的圣约安解释道,因为上帝圣言成了肉身(约安福音/约/若1:14),我们不再是婴孩;我们已经长大了;上帝已经给予了我们辨别的能力,我们知道什么可以被描画什么不能够被描画。既然圣三的第二位格在肉身向我们显现,我们就能够描绘他,再现这位纡尊降贵让我们看见的上帝,好让我们凝视他。我们可以坦然地把不可见的上帝描画为一位为了我们的缘故通过承担我们的血肉而使自己可见的上帝,而不是一个不可见的存在。

圣像与事奉圣礼一起发展,像事奉圣礼一样,表达着与圣经一致的教会教导。根据第七次大公会议的教导,圣像不被看作是单纯的艺术,而是与圣经间有着完全的呼应,“如果圣像由圣经来说明,圣经就通过圣像变得非常清晰。”(第七大公会议法案,6)

正如圣经的话是意象,图像也是话语,因为根据大圣瓦西里(公元379年)的话:

“通过对神圣者的描画,我们不是使自己相似于偶像崇拜者,因为我们敬拜的不是物质的符号,而是造物主,他为我们而成了肉身,接受我们的肉体来以此解救我们人类。我们也崇敬那些籍之促成我们的救恩的物质客体——十字架的蒙福之木、福音书、圣人的圣髑,尤其是基督的至洁圣体血有着赐予恩典的性质和神圣的大能。”

正教教徒尊敬一幅耶稣的圣像不是因为它木材或油漆的本质,我们尊敬基督没有生命的肖像是为了敬拜基督本身,就像上帝通过圣像示现出来一样。

我们吻蒙福童贞女的圣像因为她是圣子的母亲,正如我们吻圣徒的圣像,他们是上帝的朋友,他们与罪恶作斗争,通过为基督流血和跟随他的脚踪来效法他。我们尊敬圣徒是把他们当作被上帝所荣耀,在上帝的帮助下令敌人惧怕、使那些在信仰上前行者得益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上帝或靠其本身使人受益的人。他们是上帝的仆人,上帝给予了他们勇敢的精神以回报他们对他的爱。我们观看描绘他们功绩与受难的画面来籍之使自己圣化并不断激励自己热心地效法。

圣人的圣像是尘世间教会(争战的教会)里仍然还活着的成员与已进入了天堂上教会(得胜的教会)的圣人之间的汇合点。那些圣像上描绘的圣人并不是遥远的、过去传说中的人物,而是我们同时代的私人朋友。作为尘世与天堂的汇合点,基督、他的母亲、天使和圣人的圣像不断地提醒着信徒们天堂之众的不可见的存在;圣像可视化地表达了天堂在人间的观念。

圣像壁

圣像壁是正教教堂最显著的特征,圣像壁由一排或多排圣像构成,由中部的一组门(圣门或王门)隔断,两边各有一扇门(辅祭门)。

一个典型的圣像壁是由一排或多排圣像构成。在第一排或者说最底那一排的中心是王门,上面挂着四位福音著者的圣像,他们向世界宣告救主的好消息-福音。在王门的中部挂着一张天使向至圣诞神女(上帝的母亲)报喜的圣像,因为这一事件是我们得救的前奏或开始。在王门之上放有一幅奥秘晚餐(最后的晚餐)的圣像,因为在另一边的祭坛举行圣体血圣奥秘是用来纪念在最后的晚餐里建立该圣事的救主。

在王门的两边总是各挂着一幅救主的圣像(在右边)和至圣诞神女圣像(在左边)。在王门的两边,救主和圣母的圣像以远各有一扇门—辅祭门—在它们的上面画着神圣的辅祭或者天使—他们恒久侍立在天上的祭坛前,就好像地上的辅祭在事奉圣礼中所做的一样。在我们的教堂里,在左边的辅祭门上挂着善盗的圣像,他是第一个进入乐园的人。其它特别在当地有重要意义的圣像也被挂在圣像壁的第一排,因此最低的那一排经常被称为地方圣像。

地方圣像向上又有三排圣像,在奥秘晚餐的圣像之上紧挨着的是一幅救主的圣像,圣像中救主穿着王袍,旁边是他的母亲、先驱者约安和一批其他圣徒,包括有天使长米哈伊尔和加百利,使徒裴特若、帕弗罗、圣徒主教和殉道者。这一排被称为求主垂怜(祈祷),因为这一排的圣像中所有的人物都转向基督祈求。这一排之上紧挨着的一排包含了描述主和诞神女的主要节日的圣像。

最上面一排包括了旧约的先知——在这一排的中间是怀抱圣婴的生上帝者,这圣婴亘古而有,是先知们的希望、安慰和他们预言的主题。在圣像壁的最顶上安置着十字圣架,主就是被钉死在上面,因而实现了我们的救赎。

祭坛

在圣像壁的另一边是祭坛, 祭坛是留给那些举行事奉圣礼的人的,而通常那些未祝圣教会圣职的人是不允许进入的。在圣坛的中央位置是圣桌,圣桌象征了上帝的王座,主就在那里不可见地亲临。圣桌也象征了基督的坟墓,因为他的肉 (圣恩典)就放在那里。圣桌是正方形的,上面盖有两层遮盖物。第一层即内层的遮盖物,是一块白色的麻织物,象征着用来包裹基督尸体的裹尸布。外面一层布是用华丽的材料做成的,象征了上帝王座的荣耀。两块布都一直从圣桌上盖到垂及地面。

结语

简单地说,这些是正教会的一些特征。教会是唯一的,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只创立了一个教会。她是神圣的,因为她的创立者和元首耶稣基督把她圣化了并且圣灵在她内运行,她是大公的,因为她是普世的,不受空间或时间的限制。她是传自使徒的,因为她是由圣使徒所建立的,并且通过按手保持了使徒统绪从未间断。这就是正教会,唯一、神圣、大公、传自使徒的教会。

对那些想更多了解神圣的正教会的人,我们推荐以下文献:

  1. 由提摩泰·威尔所写的《正教会》。对正教会有清楚详尽的介绍,是为非正教徒和正教信徒而写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过去两千年来正教会的历史,尤其是她在20世纪俄国的命运。第二部分阐释了当代正教徒的信仰和敬拜。
  2. 由阿里克谢·哈米亚柯夫所写的《教会是唯一的》。一篇关于正教会本质和信仰的极好的短文。
  3. 由芬兰大主教帕弗罗所写的《我们坚持的信仰》。这本书是为了向教外人士从教内描述正教而写。它分三个主要部分:教义部分、圣礼部分、灵修部分就最基本的要素论述了正教信仰,非常简单而直接地揭示了全人类救恩的消息。
  4. 由都主教安东尼奥所写的《正教与西方教派有何不同》,他是俄罗斯域外正教会的创立者。这本小册子是由俄文翻译过来的,这是一部涉及东西方之间由神学分歧发展造成的灵修和道德差异的极好的作品。
  5. 由一正教修士所写的《正教的灵修》。这部名著涉及了正教灵修的历史发展、它的本质、施浸的基督和基督我们的逾越羔羊。

这些关于正教会的好书和其他有关书籍可以从以下地方订购:

  1. Holy Trinity Monastery Bookstore Jordanville, New York 13361,(315)858-0940圣三修道院书店,邮编13361,美国纽约州约旦维力市,(315)858-0940
  2. Light & Life Publishing Co. 4818 Park Glen Rd. Minneapolis, MN 55416,(612)925-3888光与生命出版公司,邮编55416,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伯格林路4818号,(612)925-3888